定格動畫起源於古老的電影攝影技術,又稱為逐幀動畫。
這種動畫形式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,中國早期定格動畫有《孔雀公主》、《神筆馬良》等,與現代三維技術相比,定格動畫取材於自然界的萬物,例如:木偶、剪紙、沙子、布片、泥土、陶瓷、甚至是各種各樣的垃圾。
自動畫技術發展壯大以來,定格動畫就相對費時費力了,動畫市場也就離定格動畫漸行漸遠,那些能夠堅守的人,才是真正熱愛定格動畫的,韋斯·安德森就是其中一位。他拍出了兩部定格動畫,深受世界人民喜愛,一部是有著深刻意義的《犬之島》,一部是由小說改編而成的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。
「我們與眾不同,這就是生命奇特的地方」
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原本是挪威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·達爾童話作品,後被改編成電影,2009年電影上映,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動畫長片提名。影片展示的就是一個普通的「狐狸」家庭在殘酷的社會中謀求生存的故事。電影圍繞個人、家庭、社會三者之間的依存與對抗展開。
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用一句話總結就是:一隻狐狸的中年危機。
狐狸從前都是干著偷雞摸狗的勾當,逍遙又自在……可是後來當他有了老婆孩子,再也不是「一人吃飽,全家不餓」的狀態了,他需要為自己的家庭著想,於是狐狸開始打起領結,穿上西裝,假模假式的跟別人介紹自己:是一個靠碼字為生的專欄作家。
不過他吃飯時狼吞虎咽的樣子,暴露出了他作為狐狸的野性。
他有一個美麗大方又了解他的妻子——狐狸媽媽。
十二年前,狐狸媽媽懷孕了,狐狸爸爸答應她為了一家人的平安,金盆洗手。影片從狐狸爸爸突然想要改善家庭居住環境開始(狐狸一般都是居住在洞穴中),狐狸爸爸買了一棟顯眼的樹屋。稱得上是豪宅了,但樹屋即超出了他的購買力,又是動物世界裡治安最差的地方之一,因為附近有三個人類農場主。
狐狸天性喜歡冒險和挑戰,如果沒有這些,它們自然不會快樂,於是狐狸爸爸醞釀了一個計劃,目標是三位農場主,做偷雞摸狗的事情,總要付出點代價,最終狐狸爸爸在家門口被偷襲失去了一根尾巴。然而這只是個開始,農場主開始偷襲它們的樹屋,導致狐狸一家只能向下挖洞逃跑,還影響了其他動物和它們一起,大家都面臨著集體死亡的危險。
也就是在危機時刻,狐狸爸爸決定趁著農場主集中精力攻擊它們的時候,乾脆在地下挖洞直接掏空三個農場主的農莊,但事情並沒有這麼順利,最後農場主往地洞里灌水,把它們都衝進了下水道里……既然是童話,故事的結尾一定是皆大歡喜的,狐狸爸爸註定是勝利的,但電影的深度遠遠不止於此。
——「Who am I 」(我是誰)
——「Why a fox」(我為什麼是只狐狸)
這段對話與其說是在問別人,倒不如說是在拷問自己。
電影中狐狸老爸不斷強調自己是野生動物,最後也喚醒了所有動物身上天生的野性,這種野性於是說只是一種動物的本能,不如說是一種對自由的嚮往,而自由的終點是什麼,是孤獨。狐狸爸爸說它怕狼,其實那不是怕,是一種憧憬,憧憬狼的那種自由瀟洒又孤獨的生活。
狐狸也曾經模仿過狼,釋放自己的野性,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故事,但最終狐狸爸爸選擇了家庭,他要收斂自己的野性,即便他那麼的熱愛自由和冒險,他答應狐狸媽媽再也不冒險,最後一次看到狼時還是很感動,也許他很想跟著狼跑,雖然眼淚在眼裡打轉,但他也只是揮揮手,說道:「好美的動物,孩子們,祝它好運!」
從那之後,狐狸爸爸再也不怕狼了。
觀眾可以從這個場景中看出三個意象:雪山森林代表自由自在的生活,以及男人的野心;公路和摩托代表家庭和責任,以及無奈的現實生活;遠方的鐵軌和火車代表更加絕望的現代化進程,和一眼看得到頭的未來生活。
在所有動物都直立站,穿衣服的年代,只有狼還光著身子四足站,表明了狼永不妥協的態度,狐狸爸爸那一揮拳,是男人與野獸之間的默契。
在故事的最後,有驚無險的經歷讓一家人都成長了起來,狐狸媽媽也原諒了丈夫,她說:「我們都很另類,尤其是他,但這就是我們了不起的地方,不是嗎?」其實每個人都是狐狸爸爸吧,長大以後,做事再也不能肆無忌憚,因為各人有各人的責任。
做動畫的人就像是上帝在創造世界
韋斯·安德森在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中,轉換了敘述視角,擬人化了動物,放棄了人類中心主義的視角,賦予了動物能動性,將動物提升到與人類平等的價值地位,從動物的敘述視角來衡量人類活動及價值觀念。在這部定格動畫中,韋斯·安德森想要努力的去挖掘動物身上的「人性」。
所謂人性,不是給動物人類一般的生活就是有了人性,這只是擬人化,跟人沒有關係。人性的根本源於衝突,源於本性和現實的衝突,衝突定義了人的本質,定義了什麼是人?什麼是人性?所以當你看到電影中,一隻狐狸開始為了家庭操心,為了自由搖擺不定的時候,就知道他不再是一隻簡簡單單的狐狸,狐狸爸爸所思考的正是現代社會多數人所考慮的兩難選擇:是平平靜靜的過小日子,還是遵從本心干一番大事業?
對於我們而言,一生都在尋找自我,真正遵從自己內心的人都非常偉大,同樣的,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,韋斯·安德森一直都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導演,他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,還有嚴重的強迫症,但他從來沒有拍過真正意義上嚴肅認真的電影,也沒有選擇和商業片導演走一樣的路線,而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拍電影。
他的拍攝手法和色彩運用,使他的電影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,他的構圖絕對是強迫症患者的福音,他的電影獨樹一幟,就算不打出導演名字,看一眼也知是他。實際上韋斯•安德森為了體驗原著作者的生活氛圍,方便搜集創作素材,特意在羅爾德的故居住了兩個星期才寫出了電影的劇本。在採訪時他說:「羅爾德生前在花園有個寫作間叫Gipsy House,外面長了一棵巨型的毛櫸樹,旁邊有一個狐狸通道,我一眼就認出那是小說所描述的景象。」
這部影片從敘事風格、鏡頭語言以及造型設計,都打破了好萊塢動畫電影的一貫模式,在許許多多的對白中,影片藉助狐狸一家的生存戰爭將人生的艱辛與苦楚統統展現出來,既讓人想哭又讓人想笑,簡直就是五味雜陳。
這確實是一部了不起的動畫,感覺包含了很多元素,自由,生存,動物保護,民主,勵志,成長,親情,愛情,以至於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解讀。
不知道你從中能夠看出什麼呢?
文原創,圖網路
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一部只能用「酷」來形容的定格動畫
定格動畫起源於古老的電影攝影技術,又稱為逐幀動畫。
這種動畫形式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,中國早期定格動畫有《孔雀公主》、《神筆馬良》等,與現代三維技術相比,定格動畫取材於自然界的萬物,例如:木偶、剪紙、沙子、布片、泥土、陶瓷、甚至是各種各樣的垃圾。
自動畫技術發展壯大以來,定格動畫就相對費時費力了,動畫市場也就離定格動畫漸行漸遠,那些能夠堅守的人,才是真正熱愛定格動畫的,韋斯·安德森就是其中一位。他拍出了兩部定格動畫,深受世界人民喜愛,一部是有著深刻意義的《犬之島》,一部是由小說改編而成的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。
「我們與眾不同,這就是生命奇特的地方」
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原本是挪威著名兒童文學作家羅爾德·達爾童話作品,後被改編成電影,2009年電影上映,獲得奧斯卡和金球獎的最佳動畫長片提名。影片展示的就是一個普通的「狐狸」家庭在殘酷的社會中謀求生存的故事。電影圍繞個人、家庭、社會三者之間的依存與對抗展開。
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用一句話總結就是:一隻狐狸的中年危機。
狐狸從前都是干著偷雞摸狗的勾當,逍遙又自在……可是後來當他有了老婆孩子,再也不是「一人吃飽,全家不餓」的狀態了,他需要為自己的家庭著想,於是狐狸開始打起領結,穿上西裝,假模假式的跟別人介紹自己:是一個靠碼字為生的專欄作家。
不過他吃飯時狼吞虎咽的樣子,暴露出了他作為狐狸的野性。
他有一個美麗大方又了解他的妻子——狐狸媽媽。
十二年前,狐狸媽媽懷孕了,狐狸爸爸答應她為了一家人的平安,金盆洗手。影片從狐狸爸爸突然想要改善家庭居住環境開始(狐狸一般都是居住在洞穴中),狐狸爸爸買了一棟顯眼的樹屋。稱得上是豪宅了,但樹屋即超出了他的購買力,又是動物世界裡治安最差的地方之一,因為附近有三個人類農場主。
狐狸天性喜歡冒險和挑戰,如果沒有這些,它們自然不會快樂,於是狐狸爸爸醞釀了一個計劃,目標是三位農場主,做偷雞摸狗的事情,總要付出點代價,最終狐狸爸爸在家門口被偷襲失去了一根尾巴。然而這只是個開始,農場主開始偷襲它們的樹屋,導致狐狸一家只能向下挖洞逃跑,還影響了其他動物和它們一起,大家都面臨著集體死亡的危險。
也就是在危機時刻,狐狸爸爸決定趁著農場主集中精力攻擊它們的時候,乾脆在地下挖洞直接掏空三個農場主的農莊,但事情並沒有這麼順利,最後農場主往地洞里灌水,把它們都衝進了下水道里……既然是童話,故事的結尾一定是皆大歡喜的,狐狸爸爸註定是勝利的,但電影的深度遠遠不止於此。
——「Who am I 」(我是誰)
——「Why a fox」(我為什麼是只狐狸)
這段對話與其說是在問別人,倒不如說是在拷問自己。
電影中狐狸老爸不斷強調自己是野生動物,最後也喚醒了所有動物身上天生的野性,這種野性於是說只是一種動物的本能,不如說是一種對自由的嚮往,而自由的終點是什麼,是孤獨。狐狸爸爸說它怕狼,其實那不是怕,是一種憧憬,憧憬狼的那種自由瀟洒又孤獨的生活。
狐狸也曾經模仿過狼,釋放自己的野性,所以才會有這麼多的故事,但最終狐狸爸爸選擇了家庭,他要收斂自己的野性,即便他那麼的熱愛自由和冒險,他答應狐狸媽媽再也不冒險,最後一次看到狼時還是很感動,也許他很想跟著狼跑,雖然眼淚在眼裡打轉,但他也只是揮揮手,說道:「好美的動物,孩子們,祝它好運!」
從那之後,狐狸爸爸再也不怕狼了。
觀眾可以從這個場景中看出三個意象:雪山森林代表自由自在的生活,以及男人的野心;公路和摩托代表家庭和責任,以及無奈的現實生活;遠方的鐵軌和火車代表更加絕望的現代化進程,和一眼看得到頭的未來生活。
在所有動物都直立站,穿衣服的年代,只有狼還光著身子四足站,表明了狼永不妥協的態度,狐狸爸爸那一揮拳,是男人與野獸之間的默契。
在故事的最後,有驚無險的經歷讓一家人都成長了起來,狐狸媽媽也原諒了丈夫,她說:「我們都很另類,尤其是他,但這就是我們了不起的地方,不是嗎?」其實每個人都是狐狸爸爸吧,長大以後,做事再也不能肆無忌憚,因為各人有各人的責任。
做動畫的人就像是上帝在創造世界
韋斯·安德森在《了不起的狐狸爸爸》中,轉換了敘述視角,擬人化了動物,放棄了人類中心主義的視角,賦予了動物能動性,將動物提升到與人類平等的價值地位,從動物的敘述視角來衡量人類活動及價值觀念。在這部定格動畫中,韋斯·安德森想要努力的去挖掘動物身上的「人性」。
所謂人性,不是給動物人類一般的生活就是有了人性,這只是擬人化,跟人沒有關係。人性的根本源於衝突,源於本性和現實的衝突,衝突定義了人的本質,定義了什麼是人?什麼是人性?所以當你看到電影中,一隻狐狸開始為了家庭操心,為了自由搖擺不定的時候,就知道他不再是一隻簡簡單單的狐狸,狐狸爸爸所思考的正是現代社會多數人所考慮的兩難選擇:是平平靜靜的過小日子,還是遵從本心干一番大事業?
對於我們而言,一生都在尋找自我,真正遵從自己內心的人都非常偉大,同樣的,他們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,韋斯·安德森一直都是一個非常矛盾的導演,他有很多稀奇古怪的想法,還有嚴重的強迫症,但他從來沒有拍過真正意義上嚴肅認真的電影,也沒有選擇和商業片導演走一樣的路線,而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拍電影。
他的拍攝手法和色彩運用,使他的電影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,他的構圖絕對是強迫症患者的福音,他的電影獨樹一幟,就算不打出導演名字,看一眼也知是他。實際上韋斯•安德森為了體驗原著作者的生活氛圍,方便搜集創作素材,特意在羅爾德的故居住了兩個星期才寫出了電影的劇本。在採訪時他說:「羅爾德生前在花園有個寫作間叫Gipsy House,外面長了一棵巨型的毛櫸樹,旁邊有一個狐狸通道,我一眼就認出那是小說所描述的景象。」
這部影片從敘事風格、鏡頭語言以及造型設計,都打破了好萊塢動畫電影的一貫模式,在許許多多的對白中,影片藉助狐狸一家的生存戰爭將人生的艱辛與苦楚統統展現出來,既讓人想哭又讓人想笑,簡直就是五味雜陳。
這確實是一部了不起的動畫,感覺包含了很多元素,自由,生存,動物保護,民主,勵志,成長,親情,愛情,以至於每個人可能都有不同的解讀。
不知道你從中能夠看出什麼呢?
文原創,圖網路